在试点基础上,全面加快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中西部省份要用好中央财政专项建设资金,抓紧落实地方配套资金,东部省份要争取地方财政的支持,按照文化部下发的配置标准,加大力度,确保在2012年上半年完成2011年度街道、社区、乡镇电子阅览室设施升级工作。积极推进开放,着力推出一批优质、适用资源,建立健全制度和规章,加强规范化建设,强化未成年人上网管理,为广大基层群众提供绿色、便捷的互联网信息服务。根据规划,2012年年中,中央财政将下拨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二笔专项资金,完成已配备文化共享工程设备的所有街道、社区、乡镇公共电子阅览室的硬件升级工作,各地应提早计划,早做准备,加快实施,力争明年内全面完成建设任务。文化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建设重在“消除盲点”,实现全覆盖。按照“十二五”期末完成文化共享工程覆盖全国50%以上家庭的规划目标,加强与广电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门的沟通协调,制定路线图和时间表,加快推进文化共享工程“进村入户”工作,确保这项工作在明年有大的突破。
(二)以地方特色资源建设为核心,进一步加大资源整合和建设力度。
能否向基层群众不断地提供满足群众需求、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数字文化产品,是关系文化共享工程能否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中央财政进一步加大了对文化共享工程资源建设的支持力度,特别是增加了对东部各省的资金支持,2011年年度专项经费达到1.2亿元,比“十一五”期间资源建设的总投入超出2600万元。2012年资源建设的包括地方特色文化专题资源、红色历史文化多媒体资源、少数民族语言资源译制和“进村入户”专项资源四个方面。要加强统筹协调,做好资源建设的项目策划与实施管理,突出特色,注重原创,力求精品。加大与博物馆、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艺术表演团体等单位的资源整合,引入更多的中小学教辅课件、新电影资源,加强普遍适用类资源建设的力度,加快建设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文化民生的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基础库群。文化共享工程与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的数字资源建设应各有侧重、有机结合。进一步加强对基层群众需求调研,建立需求反馈机制,提高资源建设的针对性。
(三)以基层服务为根本,进一步发挥文化共享工程的社会效益。
“建好”“管好”“用好”是文化共享工程的三大环节,做好服务是文化共享工程的根本。近年来,文化共享惠民服务工作成效显著,成绩是主要的,但在部分地区也存在着“建而不管”“建而不用”的问题。要把基层服务作为文化共享工程的重中之重,加强督促检查,完善管理和评估机制,切实抓紧抓好。以农民工、未成年人等为重,深化服务内涵,创新服务形式,提高服务质量。我国目前约有2.4亿农民工,将农民工群体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农民工享有和城市居民均等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尊重和满足农民工群体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文化需求,提升农民工的文化素质,是下一阶段要着力做好的工作。要结合实际,采取“请进来”“送进去”等措施,把农民工吸引到文化共享工程各级中心、基层服务点和公共电子阅览室中来,把优质的资源和服务送到他们身边,使文化共享工程成为他们学习生活的良师益友,使农民工能与城市居民一样共享文化发展的成果。要特别针对未成年人的特点和需求,整合、定制一批绿色、适用的专题资源,开展一些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服务活动,促进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要结合重要节日、假日和国家重大事件,精心打造影响大、范围广、群众参与多的基层文化服务活动品牌。要通过“网络培训学校”等形式,大规模开展信息技能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完成“十二五”期间培训总量不少于3000万人次的工作任务。
(四)以发展高新、适用技术为手段,进一步提高文化共享工程的传输、服务能力。
进一步加强文化共享工程与科技的融合,引入“云计算”等新适用技术,提高工程设备设施的利用率,加强需求的自动采集与分析,提高信息服务的时效性、互动性、针对性与便捷性,降低系统运行维护成本。进一步细化“基于云计算的公共文化技术支撑平台”建设方案,积极开展试点,探索新型技术服务模式。以实现基本信息管理、用户上机行为管理和运行服务数据的自动采集汇总功能为重,做好公共电子阅览室技术服务平台的建设。结合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进一步加强文化共享工程各级中心的网站建设,目前,国家中心、省份中心已全部建有网站,下一步的建设是各地的市、县级支中心。网站建设应突出特色,增加互动性和趣味性,提高访问率和利用率。
(五)以网络培训为主要形式,进一步推进人才培训工作。
人才是事业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十二五”期间,文化共享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面临更为艰巨的任务,必须高度重视工作队伍的培训培养工作。要充分发挥网络培训的优势,结合文化部组织实施的基层文化工作队伍培训项目,大力开展文化共享工程的师资培训和工作人员培训,提高工作队伍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服务水平。国家中心要制定培训规划,编写培训教材,完善培训内容,提高培训质量。建立分级培训机制,国家中心要做好师资力量的培训,各省要组织好本地区的培训,有条件的地区要组织开展工作人员的全员培训。根据文化共享工程“十二五”规划,地市级、县级支中心要逐步配备不少于5人的工程专职人员,乡镇、街道要配备不少于两人的专职人员,村、社区要有一名专、兼职的技术能手,各地按照规划的要求,逐步将工作人员配备到位。
(六)以机制建设为重,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工程管理。
继续深入总结“十一五”建设经验,进一步建立、完善领导机制和跨部门、跨系统协调机制,加强文化共享工程和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的组织领导。按照六中全会提出的“坚持项目建设和运行管理并重”的要求,以机制建设为重,进一步加强文化共享工程和公共电子阅览室的日常管理,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和评估体系,量化考核评估指标,提高管理的科学化水平。结合三馆开放工作,落实好运行维护经费,完善保障机制,确保文化共享工程和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