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 1
  • 2
  • 3
  • 4
  • 5
  • 6
  • 7
文化共享工程
文化共享工程

修水县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概览

来源: 【修水县图书馆】 点击数:2470 发表时间:2013-03-19

一、整体情况 

    修水县地处赣西北边陲,是一个有着80多万人口的农业大县,面积4504平方公里,辖36个乡镇,340个行政村,23个居委会。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修水县支中心设在修水县图书馆内,2010年修水县被定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实施项目县,至2012年8月修水县已建起规范化县级支中心,和以县图书馆支中心为依托的全县362个基层服务中心,基本上实现了所有行政村服务网点全覆盖。

二、网点建设

    县支中心建有标准化的县级支中心镜像站,拥有卫星接收系统1套、资源发布服务器1台、多媒体点播服务器1台、硬件防火墙1台,磁盘阵列实际容量1TB,网络带宽10兆,实现了与文化共享工程全省各大中心以及全县各基层点的通畅连接。各村级基层服务点都配有电脑一台,依托村(社区)基层点与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接收站点接收信息。

三、经费投入

    县财政将县级支中心的日常运行经费2万元列入预算。确保县级支中心的运行,充分发挥图书馆在资源整合过程中的资源优势和图书馆对内容资源的组织优势。各乡镇(街道)党委、政府将“共享工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负起组织、协调、推动的责任,每年给予运行经费2000元不等,以确保乡镇分中心和基层网点的日常运行经费。

四、资源建设

     县支中心镜像站坚持接收服务器全天24小时开机等待,确保国家中心每天投放的数据资料下载成功;本馆书目数据全部进入书目数据中心;建立了古籍数据库,建成视频在线、音乐在线、网上读报、便民信息库等。购买了100多种500多册适合基层群众尤其是农民阅读的电子图书。

五、技术支持

    县支中心现有技术人员1名,管理人员1名。主要依靠省技术中心的支持,我们支中心派员到省分中心参加培训,掌握技术。

六、合作共建、惠及百姓

   村级服务网点的建设,修水县采取与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合作共建,充分利用已建起的远程教育端点,使远程教育工程得到充分利用,与共享工程优势互补。把共享工程与“文化下乡三项活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农家书屋”、新农村文化建设、信息村建设等活动结合起来 ,共同建设基层网点,实现共建共享,共同为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七、宣传推广,营造氛围。我们通过《修水报》、修水电视台、板报、专栏等宣传方式进行宣传,各乡镇、村根据自已的实际,相继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共享工程宣传活动,召开村干部,联户代表会议,把党和政府对农民的关怀以及共享工程为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提供致富技术、发展科学农业生产等诸多好处告诉农民朋友,鼓励群众广泛利用。

八、强化培训,提升水平

    2010年初,修水县支中心抽调了技术骨干参加省市举办的共享工程技术培训班。要求村级服务点选定有计算机操作技术的人员为网点服务工作人员,为迅速提高网点工作人员的管理水平,我们派出技术人员下去采取一边安装一边教,一边调试,一边教。2011年7月上旬举办了全县共享工程管理人员培训班,2012年底,省技术中心人员多次莅临修水支中心进行技术指导并安装调试好设备。2012年3月份我县又组织支中心的技术人员赴九江市分中心和永修、武宁等县级支中心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经验,为“共享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人才保证。

九、规范管理、健全队伍

    县级支中心制度健全,管理规范,有技术人员一名,管理人员一名。各基层工作站硬件建设达到了 “五有”,即:有一块标识牌,有一间办公场地,有一名以上兼职工作人员,有一台电脑及上网设备,有一套健全的管理制度标牌和工作机制。

十、荣誉奖项

    2010年荣获九江市共享工程建设先进单位。2011年荣获九江市共享工程实施先进单位。

十一、未来展望

    1、大力实施“公共电子阅览室的建设计划”,按照上级的指示精神和建设计划,我县将依托已建成的县级支中心、乡镇、村级基层服务点建立公共电子阅览室。统一标识,规范管理,与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的项目相结合,完成乡镇基层服务点建设任务。结合开放,建立有效的运行保障机制,提升文化共享工程基层服务能力,充分发挥社会效益。到2015年底,努力实现公共电子阅览室在我县乡镇、街道、社区全覆盖。

    2、加强对我县本地资源建设和整合。资源建设是“工程”的核心,除了上级提供资源外,要充分利用我县丰富的地方资源,整合做作成红色历史文化资源、古色资源、绿色生态资源、特色旅游资源、农村实用技术资源数据库。加强我县图书馆信息资源中心的建设,增强对基层的辐射能力。

    3、加大对各级支中心人力及财力的投入力度。由于目前县图书馆人力不足、经费不足,因而资源的搜集、数字化整合与加工还达不到要求。为此,在十二五期间,要利用已经建成新图书馆和先进的数字图书馆技术的有利条件,由县财政拨给专项经费,适当增加编制,配备必要的技术人才和设备,做好镜像站点的建设,建立县信息资源建设和管理中心,从事数字资源建设,设立县级技术服务平台。要进一步加大各级资金的投入。县财政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投入,建立“工程”建设专项资金,支持县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管理中心的数字资源加工与整合、软硬件平台建设和日常运行,以及奖励基层中心和网点建设。镇乡(街道)要确保“工程”基层中心建设的设备投入经费和日常运行经费,确保目标计划任务的实现。

    4、加强对各级基层点人员的培训

    鉴于目前各级基层服务站点的管理人员技术跟不上,无法熟悉操作,广大群众还不能享受到“工程”的应有效果。在十二五期间,我们计划分期分批培训技术人员。先组织县支中心的技术人员赴省中心跟班学习,全面掌握核心技术。之后,我们将加大基层站点操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按照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的方式,将电脑基本操作技术、共享工程等有关内容进行传授。通过培训,使学员做到打开设备会操作,一般故障会排除,还能辅导其他人上网查阅资源。

                          修水县图书馆

共享工程支中心

 


友情链接: 中国国家图书馆 江西省图书馆 南昌市图书馆 九江市图书馆 终身教育平台 政府公开信息

版权所有:修水县图书馆 地址:江西省修水县县城凤凰山路51号

电话:0792-6108106 邮编:332400 技术支持:江西华邦.png

赣ICP备13002552号-1

在线咨询QQ
 在线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