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谱是一个家族的历史记载,通过家谱,我们能够比较真实地了解当时的历史面貌、时代精神、社会风尚,了解在那个历史背景下人们的生产、生活情况。家谱是和正史、方志一样重要的历史典籍,是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说:“我国乡乡家家皆有谱,实可谓史界瑰宝。将来有国立大图书馆,能尽集天下之家谱,俾学者分科研究,实不朽之盛业。”千年文明古国,历经沧海桑田,身处其中的百姓家族无论大小,不分贵贱,都有着丰富的家族故事,这些细微生动的家族史与个人生命史共同编织着中国历史的长卷。家谱是形成公共图馆富有地方特色的藏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份,是为社会史学、国民经济、科研生产和广大群众服务的物质基础之一。因此,有计划、有系统地收集、整理、开发和利用家谱,为当地国民经济建设和科研生产服务,促进地方国民经济和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是各地公共图书馆的一项费省效宏,有助于提高图书馆的社会地位,改变图书馆的社会形象的重要工作。
收集家谱的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积累和保存家谱史料,是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馆藏体系的重要途径。一个地区的公共图书馆是本地区书刊文献情报的集散中心,担负着保存国家、地区有价值的文献资源,开展社会教育,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水平,开发智力资源,为科技进步和经济建设服务的重任。切实做好家谱的收集工作,不仅是实现图书馆的社会职能,完成图书馆任务的前提,而且能丰富馆藏,为读者服务工作奠定充足的物质基础。
2、为本地区各项地方事业提供文献情报服务。由于家谱是一个家族的历史记载,通过家谱,我们能够比较真实地了解当时的历史面貌、时代精神、社会风尚,了解在那个历史背景下人们的生产、生活情况。因而,它为地方史志的编撰提供基础素材。经过地方文献工作者收集、整理后的家谱文献资料,可作为地方编撰各行各业史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基础资料源。
3、为科学研究提供史料及服务。家谱资料在社会科学各学科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无论是在人口学、民族学、人才学、社会学、经济史、华侨史、法制史、伦理学史等方面都有应用家谱资料进行研究的上乘之作。其中利用家谱资料多,研究成果大的是社会史的研究。社会史是历史研究的一个部分,属于微观史学研究范畴。过去史学界重视宏观研究,偏重于讨论社会、朝代发展更替的原因。现在随着家谱资料的重见天日,以家谱作为重要史料基础的社会史研究得到发展。有不少论著是以家谱作为史料基础的。如《中国古代的家》、《中国古代的宗族和祠堂》、《中国的宗族社会》等。还有是姓氏学方面,利用家谱资料梳理血缘亲族的源流的著作有《中国姓氏通书》,详细介绍每一个血缘亲族的起源、演变、分支、迁徙、繁衍的历史,以及家族独特的风俗礼仪、家族文化等。
家谱收藏的意义重大,我县图书馆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收集工作。
1. 大力向各级组织和民间征集家谱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我馆就在全县各地征集地方文献,其中包括家谱。2008年县文广局向全县各单位、各个乡镇发放了《关于开展地方文献资料征集工作的意见》,要求各乡镇、社区、县直各单位、各部门内设办公室(或有相应职能的科室)负责收缴辖管单位和本单位的文献资料,同时向社会和个人征集文献史料,家谱位列其中。这期间接受赠送新谱6种,32册。这项工作还需要加大力度,扩大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2、建立专门机构,明确专人负责
为了加强家谱的收集工作,图书馆要建立健全家谱收集制度,设立专门机构,指定专人负责,有步骤、进行收集。负责此项工作的人员应具备较强的业务能力,了解本地的族谱,并随时随地注意捕捉信息。
3、掌握家谱出版情况,建立家谱出版信息档案
通过新闻出版局摸清本地区现有多少种公开或内部出版物,这些出版物的编辑单位和个人及发行方式,在掌握情况的基础上,把家谱名称、出版单位、编辑姓名、联系电话等有关内容制成表格,多方联系,请求赠送或订阅。
4、加强对家谱的开发整理
家谱收集的目的在于开发和利用,使馆藏家谱充分发挥作用。在此我县图书馆会对收集的家谱资料及时进行加工整理,对不同时期的家谱按一定的分类体系进行分类、编目、登记、加工,建立馆藏家谱目录,实行专架保管,为我县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5、 开辟家谱阅览室
我馆将在新馆建成后,开辟家谱阅览室,供广大读者查询、阅览,为读者查阅家谱,开展谱学研究、寻根问祖提供资料。
2010年9月
上一篇:关于开展地方文献资料征集工作的意见 下一篇:无